4月20日,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生導師、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文喜教授做客我校哲學學院,帶來題為《從我們的體會看馬克思的道德批判》的學術講座。
張文喜教授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理論前沿,強調重提“究竟如何理解馬克思哲學與道德的關系”問題依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核心問題。張教授從福格特對馬克
思的蓄意誣蔑以及馬克思的反擊入手,認為不能將馬克思定位為道德學家,但馬克思哲學具有三個層次的道德批判。
在析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與道德關系問題的基礎上,張文喜教授從經濟學與倫理學的關系的角度,析論了馬克思倫理學的存在方式、阿馬蒂亞?森對經濟與倫理關系的探究、經濟學與道德以及倫理學的關系,并進而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倫理學應當強調:經濟學研究可以而且必須聯系到倫理學。張教授認為:馬克思重視經濟學的倫理問題,不再傳達傳統道德故事,而是做一個治療工作。而經濟學和倫理學的分離正是現代經濟學的貧困的根源。
在析論了馬克思對經濟學與倫理學內在關系問題的基礎上,張文喜教授系統分析和論證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可能性,并對社會主義道德誤解的流行觀念進行了細致的批駁,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倫理指向作出了系統的論證,強調馬克思更像他的同個時代的人,而不是古典道德主義者。
張教授對馬克思的道德批判的析論,引起師生的理論興趣。學生們就馬克思與現代哲學的關系、馬克思倫理學的當代價值等問題對張教授的講解提出回應和問題,張教授對相關問題做了細致的回答。整場報告在熱烈的對答論辯中結束。
張文喜教授現為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理事、認識論分會秘書長等;廈門大學、浙江工商大學等兼職教授,是國內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專家?,F已出版專著《自我的建構與解構》、《自我及其他者》、《顛覆形而上學——馬克思和海德格爾之論》、《馬克思論‘大寫的人’》、《歷史唯物主義的政治哲學向度》;《重建歷史唯物主義歷史總體觀》等;在《中國社會科學》、《哲學研究》等雜志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。(文/圖由哲學學院提供)